上山下乡,不辞辛劳,就为挑选最好的梅子来腌制出口感独特的梅饼
06/ 11/ 2021
返回列表

  “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”,三月里春雨绵绵,阳光难得一见,天气却已经逐渐变暖。梅雨天一过,普宁的青梅就成熟了。

  每年这个时候,也是刘老先生最忙的时候。已过晌午,刘老先生在路边买了个盒饭,匆匆扒过几口便又回去了青梅的收购点。他要为自家的梅饼挑选上好的原材料。

  “青梅本身很酸,几乎不生虫,不用打农药。”刘老先生在分拣好的青梅里选了颗最大的,在袖子上擦擦递给我:“快尝尝。”

  轻咬一口青梅的汁水就漫了出来,整个口腔瞬间被酸中微甜的滋味攻陷,“好酸!”刘老先生被我酸到变形的五官逗笑了,把青梅搬上车后,便开着装满青梅的小货车往工厂赶去。

  刘老先生是当地出了名的“制梅世家”,与青梅结缘20余年,梅树下长大的他,从父辈手中接过“衣钵”后,刘老先生做梅子,虽起步不算早,但他却是当地出了名的“较真老顽固”。因为工厂是专做日本出口,刘老先生对整个制作工序要求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。

  从一颗青梅到一颗梅饼,要经过清洗分级、腌制检查、筛选、脱盐、糖渍、验品、定型等十几道工序,才能到达消费者的口中。工序的复杂,也异常耗费时间,腌制的时间至少需要数月,近十斤青梅才能做一斤成品。

  为了让青梅保持本身就具有酸甜风味,在腌制的过程中,他强调只能添加适量的食盐,没有防腐剂,不添加糖精、人工色素;每一颗梅子的晾晒都是在无尘密封的pc板晒场上进行,自然卫生而且环保。

  对于腌制梅饼,刘老先生还有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一套独到工艺,“一斤梅洒二两盐”是制作口诀。压制后的梅饼呈现淡黄色,水分保持在了12%到18%之间,梅肉Q弹有嚼劲,不至于咸得龇牙咧嘴,也完全没有青梅的生涩。

  腌制好的梅饼,肉厚质软,酸甜适口。

  一事精致 ,便已动人 ,从一而终 ,就是深

  众所周知,刘老先生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,地方各种监督和维护民众食品安全问题的组织多如牛毛。

  每天吃一些,可以让很多病毒与细菌无法在人体的三大系统内生长,青梅蕴含的一些微量元素甚至还有“长寿之药”的美誉,还能补充碱性物质含量,调节人体酸碱平衡。

  现代人喝酒多,吃得太好,肠胃负担重,平日里多吃几颗梅饼,可以降降胃气。当地人喜欢用它配茶吃,也喜欢泡进红茶里,不知不觉就多喝好几杯。

  将梅饼含在嘴里,齿间留酸满口生津,待吮够了它的滋味,再大口嚼食。砸吧砸吧嘴,细细回味,竟有一丝微微的甜意。

  它带着盐的味道、山的味道、风的味道、阳光的味道,穿越了千里跃然你的眼前。

  没有复杂的技法、炫目的配料、精致的器皿,只有一脉相承的食物本身的质感、美味。所有垂涎之心皆可从这里找到最好的出口, 一切思乡、怀旧、想家的情绪都能在这里得到最温暖妥帖的安放。

The End
返回顶部